也许有小部分人听说过时间记录法,因此也有幸听过柳比歇夫的名字;甚至可能会有那么零星几位十分幸运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幸运的),读过《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并且对他有了一些了解
大部分人看到标题,一定只有一个问题:柳比歇夫是谁?
他是一个大半生都在支配时间的人。我想你一定会对支配时间这个词摸不着头脑,还会有人在想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时间怎么可能被他支配?
那么我们先从他的成就谈起吧
他的成就
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
除了这些,数学、历史与诗歌他都十分擅长。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全才,并且在一生中做出了超乎想象的成就。他是怎么达到这样的成就的呢?
开始
早在他28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找到了他一生的奋斗的目标:创造生物自然分类法。尽管遭受怀疑他依然开始着手他的任务,并且将一生投身到其中。
他当然相信他能做到,但总是要从另外什么地方再去挖掘一些力量,再去挖掘一些时间。
而为了完成这一切,他选择了“支配时间”
时间
完成事情需要时间,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内容。而对于时间的使用,很自然会想到利用好各种时间,他自然是做到了,将各种碎片时间利用到了极致。但只是利用碎片时间自然是不足以使他获得如此成就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者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接着他就开始了记录时间的生涯。他将自己做得几乎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记录下来,进而达到能够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做每件事情的时间,在了解自己的时间后进行十分周密的安排(注意,这是在他能够保证利用各种碎片时间的前提下)。
这些内容我觉得比起我来讲不如来看摘录的原文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当钻研数学,累了便看书。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象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
他对于时间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而最重要的则是他使用了一生来实践这样的方法。
了解时间记录法后我偶然想到在一本书中看到的话:不是要达到什么目标,而是要形成一个自己想要的系统,目标会自然而然达到。再看柳比歇夫的经历,亦是如此
而书中也有很多时间相关值得回味的内容,在这里摘录两段
为了节约时间,实干家下了马车坐上火车,下了火车坐上飞机。发明了电报和电话来代替书信,电视代替了剧院,拉链代替了扣子,圆珠笔代替了鹅翎。电梯、计算机、百货公司、电传打字机、电动制刀——这一切发明,都是为了替人节省时间。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人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
时间的分配几乎同两千年以前赛纳卡时代一摸一样:“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代价与幸福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机械式的生活真的快乐幸福吗?这里可以肯定的回答,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的。这里我有一个比较奇特的视角来讲,他清晰的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因此他不需要担心时间不足或者担心自己做不到,他不需要焦虑在这种事情上,减少了焦虑并且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而在作者看来他亦是幸福的。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提到
我从中得到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发现,使我参透了一个人一生的秘密。
这个秘密是——怎么生活得更好。
但是这一切是有一个前提:他不断的给自己设定更高的要求,并且他有着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样做正是满足了他的欲望,因此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十分幸福的。
在写下前面的部分,回顾文中的内容,在最后也看到了作者持有着同样的态度
只有一个人向自己提出崇高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
能力边界与高要求
他持续对自己高要求,并且在明确自己能力边界的情况下不断在边界中前进
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的道路”“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他会变得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勇敢;他会变得更坚韧、更有力,更能适应环境”
还有一段我觉得是非常棒的描述
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对自己理想的要求
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偏离目标
他学习知识,数学、历史、文学、音乐等等各种方面。
他不善于克制自己,经常迷上同他完全无关的东西中。他无法抗拒周围环境的诱惑,他无法抗拒那些知识。但是关于这些,作者给出了很明确的观点
“天哪,对于嗜癖和精力分散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谁能说清楚“人应当是怎么样的”。我们从何知道人应当是怎么样的呢”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不论怎么样他最后都能够确保任务的完成,这也和他对自己能力有着清晰的认识有关。
而“偏离目标”,也就是学习各种看似不相关的知识实际上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达芬奇就是一个非常擅长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的人,他的许多创作都是如此。
关于这本书
作者在本书的开头就在提到如何吸引读者这一件事情,而毋庸置疑的作者达到了他的目的,不像我后来看的达芬奇传(作者沃尔特 艾萨克森)真的是无聊至极。
正如作者所期望的那样,每读一点我就更加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后面的内容,作者巧妙的描述出了一个饱满的柳比歇夫的形象。读完这本书后让我产生了更强烈的阅读其他传记的欲望,之后也就顺势读完了乔布斯传。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自己被柳比歇夫所吸引,也许这就是我所理想的样子。他对自我的要求、他的自由、他的幸福、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不断增长的边界,无一例外充满了魅力。在写到这一段的时候越写下去越发不可收拾,我着了迷、入了魔,那段时间读到相关的部分都会感到非常兴奋。
我希望这本书给别人的印象不仅仅是只有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尽管是在读者的角度,我依然想要让其他阅读这本书的人更多的去体会、感受柳比歇夫的各种特质,而并非只是局限于时间统计法,时间统计法本质上是他的特质的衍生产物,是他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所选择的一条道路。
而完美的是作者也将这些特质巧妙的讲了出来,也没有花费太大篇幅去描述时间统计法。我最初也并不知道柳比歇夫是怎么样的人,但至少读完本书之后对他的形象有了一个饱满的认识,尽管这些只是局限于作者所描述的部分。
最后
整理这篇文章花费的时间比预想的还要多很多,整理的过程中几度想要放弃了,但是整理的时候多少又找回了一些热情,又回想起了很多,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请原谅我个人能力有限,文中内容简陋,而且内容有所遗忘,无法在这么短的篇幅中将他的魅力讲述到极致,只能提及部分性格特点,而书中所讲述的他更为有趣。如果你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那么我非常推荐你去读这本书,去感受他的人生,感受他的精神,也许你会和我一样着迷。
虽然我做不到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但是我可以学习他的高要求、不断在自己的边界进步、他对知识的热情,这些也足够我获得很大的成长了。我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像他一样对自己不断的提出要求并且达到这些要求,而不只是空谈,写完这篇文章的今天我该拿出时间好好反思。
最开始写这些文字的内容是几个月前我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现在将其整理成文。开头一段现在回头看多少有点怪异,但我最后还是决定保留。不过不论如何,我现在依然很为能看到这本书并且了解这个人而感到幸运。
- 本文标题:论柳比歇夫
- 本文作者:Homura
- 创建时间:2022-02-04 11:00:48
- 本文链接:https://homura.live/2022/02/04/Reading/Lyubishchev/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